从线粒体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论达式鲟、亚洲和北美洲中吻鲟的分类地位(英文)

被引:16
作者
张四明
吴清江
张亚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开放实验室昆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武汉,昆明
关键词
中吻鲟; 达式鲟; 中华鲟; 系统学; 线粒体控制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尽管古老的鲟形目鱼类的分类及系统演化一直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但迄今仍有诸多谜团未解。其中 ,关于亚洲远东地区和北美地区的中吻鲟 (Acipensermedirostris)的分类地位争论已久。长江水系的达式鲟 (A .dabryanus)和中华鲟 (A .sinensis)及其它鲟属 (Acipenser)鱼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近年来也有异议。为了给上述争议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作者测定了线粒体DNA (mtDNA)控制区(D loop) 的核苷酸序列 ,并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⑴UPGMA ,NJ和MP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以及遗传差异分析都支持了亚洲远东地区中吻鲟和北美中吻鲟为一个有效种的观点 ;⑵同样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群体遗传资料表明 ,长江达式鲟与中华鲟关系最近 ,提出了达式鲟为中华鲟的一陆封类群的假说。最后 ,作者认为本文提出的观点和假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及相关种类的mtDNA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及其进化意义
    张四明
    吴清江
    张亚平
    [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0, (04) : 458 - 461
  • [2]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间的长度变异与个体内的长度异质性
    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张亚平
    吴清江
    [J]. 遗传学报, 1999, (05) : 489 - 496
  • [3] 7种鲟形目鱼类亲缘关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吴清江
    [J].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09) : 52 - 57
  • [4] 几种鲟鱼基因组大小、倍体的特性及鲟形目细胞进化的探讨
    张四明
    晏勇
    邓怀
    汪登强
    危起伟
    吴清江
    [J]. 动物学报, 1999, (02) : 200 - 206
  • [5] 从DNA序列到物种树
    张亚平
    [J]. 动物学研究, 1996, (03) : 247 - 252
  • [6] Molecular phylogeny of Acipenserinae
    Birstein, VJ
    DeSalle, R
    [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1998, 9 (01) : 141 - 155
  • [7] Biology and life history of Dabry's sturgeon, Acipenser dabryanus, in the Yangtze River[J] . Ping Zhuang,Fu’en Ke,Qiwei Wei,Xuefu He,Yuji Cen.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1997 (1)
  • [8] Phylogeny of the Acipenseriformes: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J] . Vadim J. Birstein,Robert Hanner,Rob DeSalle.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