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箱法在甲烷排放及稻田甲烷减排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王维奇 [1 ,2 ,3 ]
雷波 [2 ]
李鹏飞 [2 ]
赵娜 [2 ]
林德华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湿地; 滨海稻田; 水旱轮作; 甲烷排放;
D O I
10.16791/j.cnki.sjg.2011.07.016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揭示天然湿地与稻田甲烷排放特征的差异,采用静态箱法对闽江河口天然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水旱轮作的甲烷减排模式。结果表明:早稻田平均甲烷排放量为17.03 mg/m2.h,高于相应季节的天然芦苇沼泽甲烷排放量(7.47 mg/m2.h);天然湿地和稻田土壤理化特征差异是导致甲烷排放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早稻田甲烷排放量日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而潮汐是影响天然芦苇沼泽的关键因素;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78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J].
仝川 ;
闫宗平 ;
王维奇 ;
曾从盛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26-832
[2]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J].
段晓男 ;
王效科 ;
陈琳 ;
牟玉静 ;
欧阳志云 .
环境科学, 2007, (03) :455-459
[3]   淡水沼泽湿地CO2、CH4和N2O排放通量年际变化及其对氮输入的响应 [J].
宋长春 ;
张丽华 ;
王毅勇 ;
赵志春 .
环境科学, 2006, (12) :2369-2375
[4]   赤红壤早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J].
杜尧东 ;
刘锦銮 ;
杨宁 ;
王天龙 ;
MAK Khalil ;
MJ Shearer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939-942
[5]   温室气体排放与中国粮食生产 [J].
王效科 ;
李长生 ;
欧阳志云 .
生态环境, 2003, (04) :379-383
[6]   覆草旱作稻田CH4和N2O的排放 [J].
李曼莉 ;
徐阳春 ;
沈其荣 ;
周春霖 ;
尹金来 ;
Dittert K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6) :20-23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排放对比研究 [J].
王德宣 ;
吕宪国 ;
丁维新 ;
蔡祖聪 ;
王毅勇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0-503
[8]   不同水旱轮作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 [J].
卢维盛 ;
廖宗文 ;
张建国 ;
岑崇欢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5) :200-202
[9]   温度对稻田CH4排放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J].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4, (02) :214-224
[10]  
闽江河口湿地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刘剑秋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