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李伟
刘宝珺
白淑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沉积迁移; 沉积成因; 板块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早、中、晚侏罗世地层分布的变化较大 ,其沉积中心经历了自西北向北、再向东北的两次大迁移过程。在早侏罗世 ,盆地西北部边缘发育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断陷河湖沼泽沉积 ,中侏罗世以盆地北部边缘的广盆式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为特征 ,晚侏罗世以盆地东侧的山间凹陷干旱河湖沉积为主。对柴达木微板块西侧的中生代火山岩及与之相邻的塔里木板块、羌塘板块的地磁古纬度的对比分析表明 ,该盆地侏罗系板块之间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其沉积 ,并造成其沉积大迁移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6 +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张明利 ;
刘池阳 ;
吴汉宁 ;
由福报 ;
张兵山 .
地学前缘, 2000, (04) :421-429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地层沉积特征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划分的意义 [J].
杨永泰 ;
张宝民 ;
李伟 ;
张映红 ;
赵长毅 ;
杨东胜 .
勘探家, 2000, (03) :12-16+5
[3]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区的划分 [J].
宋建国 ;
廖健 .
石油学报, 1982, (S1) :14-23
[4]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M].田在艺;张庆春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吴崇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6]  
大地构造学概论.[M].车自成;姜洪训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