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115
作者
王灿
王德建
孙瑞娟
林静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秸秆还田; 长期试验;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62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熟农业生态国家野外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对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无肥、化肥、化肥+秸秆,始于1989年,采用稻麦轮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和水稻土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方式有明显的响应,化肥处理比无肥处理中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08.7%、170.2%和58.0%,化肥+秸秆处理比单施化肥处理中相应酶活性分别提高30.7%、85.5%和25.8%,三种施肥管理方式之间土壤酶活性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脲酶与转化酶、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为0.915和0.942,转化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为0.918(P<0.01),三者均与土壤速效磷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0.846、0.824(P<0.01);三种酶活性与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12、0.824(P<0.01),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优于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和施肥方式呈密切的相关性,可将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J].
王俊华 ;
尹睿 ;
张华勇 ;
林先贵 ;
陈瑞蕊 ;
钦绳武 .
生态环境, 2007, (01) :191-196
[2]   太湖流域土壤肥力演变及原因分析 [J].
孙瑞娟 ;
王德建 ;
林静慧 .
土壤, 2006, (01) :106-109
[3]   长江三角洲绰墩遗址埋藏古水稻土肥力特征研究 [J].
卢佳 ;
胡正义 ;
曹志洪 ;
杨林章 ;
林先贵 ;
董元华 ;
丁金龙 ;
郑云飞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109-117
[4]   不同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研究 [J].
刘建新 .
土壤通报, 2004, (04) :523-525
[5]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6]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
[7]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8]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