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

被引:26
作者
马丽荣 [1 ]
蔺海明 [1 ]
陈玉梁 [2 ]
李荣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
[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田; 杂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兰州引黄灌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研究,初步了解了其杂草种类和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杂草有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荠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主要杂草的干重为藜、反枝苋、稗草分别列第1、第2和第3位。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藜的时间、水平、垂直生态位宽度值最高,分别为0.952 6,0.971 8,0.937 9,其危害最大;其次为反枝苋和稗草。藜、反枝苋和稗草为优势种群,与玉米存在时间、水平、垂直空间的竞争激烈,并且这3种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也最大,因此在使用一种除草剂时,可能会导致另两种杂草的发生与蔓延。马齿苋尽管数量最多,但其在垂直方位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对玉米影响小,处于劣势。除草处理各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不除草对照高,其折合产量为10 111.11 kg/hm2,较不除草处理增产36.19%。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生态位研究 [J].
杜峰 ;
山仑 ;
梁宗锁 ;
徐学选 .
草业学报, 2006, (03) :27-35
[2]   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闫美芳 ;
上官铁梁 ;
张金屯 ;
曹杨 ;
聂二宝 .
草业学报, 2006, (02) :60-67
[3]   松嫩草原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水淹干扰的响应 [J].
王正文 ;
祝廷成 .
草业学报, 2004, (03) :27-33
[4]   沈阳地区水田主要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及生态位分析 [J].
肖红 ;
周启星 ;
曹莹 ;
曹志强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3) :9-13
[5]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J].
任继周 ;
李向林 ;
侯扶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17-1021
[6]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崔保山 ;
刘兴土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45-150
[7]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征变化及其可持续性问题 [J].
崔保山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44-50
[8]   金华地区晚稻田杂草种间生态相似关系分析附视频 [J].
郭水良 ;
李扬汉 .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52-58
[9]   金华地区秋旱作物田杂草生态相似关系研究 [J].
郭水良 ;
李扬汉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1) :39-46
[10]   浙江金华地区小麦-杂草群落中杂草生态位的研究 [J].
郭水良 ;
李扬汉 ;
赵铁桥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1) :77-80+8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