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23
作者
闫美芳 [1 ]
上官铁梁 [2 ]
张金屯 [3 ]
曹杨 [1 ]
聂二宝 [1 ]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五台山; 蓝花棘豆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Shannon-Wiener和Levins指数以及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18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棘豆和小江菊的生态位最宽,这是由于它们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建群种如蓝花棘豆、地榆和披针苔草之间重叠值最大,且它们与其他15个种群的特定重叠值远小于15个种群与它们的特定重叠值。生态位宽度相似的物种之间特定重叠值较大,如蓝花棘豆与地榆;生态学特性相似的物种之间的特定重叠值较大,如细叶鸢尾与石竹。有8个种对之间存在完全特定重叠。18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这主要与它们对水分和光照的适应性不同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研究 [J].
周华坤 ;
赵新全 ;
周立 ;
刘伟 ;
李英年 ;
唐艳鸿 .
草业学报, 2005, (03) :31-40
[2]   松嫩草原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水淹干扰的响应 [J].
王正文 ;
祝廷成 .
草业学报, 2004, (03) :27-33
[3]   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马晓勇 ;
上官铁梁 ;
庞军柱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09-212
[4]   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70-74
[5]   棘豆属植物的危害性及其控制对策初探 [J].
姚拓 ;
杜文华 ;
康天芳 .
草业科学, 2003, (06) :45-49
[6]   不同生态位计测方法在绿洲荒漠过渡带上的应用比较 [J].
张林静 ;
岳明 ;
赵桂仿 ;
张远东 ;
顾峰雪 ;
潘晓玲 .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71-75
[7]   关帝山神尾沟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J].
张桂莲 ;
张金屯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3) :203-208
[8]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白桦及主要草本植物生态位关系的研究 [J].
王正文 ;
王德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677-681
[9]   华北地区棘豆属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J].
刘莲芬 ;
钱关泽 ;
张金保 .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62-65
[10]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J].
史作民 ;
程瑞梅 ;
刘世荣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