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态氮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1
作者
饶文波
罗泰义
高振敏
李晓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3] 贵州贵阳
关键词
黄土; 固定铵态氮; 古气候; 洛川; 陕西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2.011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固定铵态氮进行了分析。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S0古土壤,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最低;而且,固定铵态氮的分布在马兰黄土中也能体现出三次小的低-高值的波动特征。洛川黄土13万年以来固定铵态氮的分布与磁化率和<2μm组分的分布相似。在此基础上,利用马兰黄土中粒度与固定铵态氮的相关关系,计算了S1古土壤中固定铵的分布,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推测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有轻微的损失,尽管如此,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仍然高于黄土。鉴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固定铵态氮的分布与粉尘粒度有密切的关系,能与气候变化较好地对应,它可视为反映黄土高原区东亚冬季风强-弱周期性变化较好的替代性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最近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Porg/Pinorg分布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J].
饶文波 ;
罗泰义 ;
高振敏 ;
李晓彪 .
地球化学, 2003, (04) :343-348
[2]   高原黄土Sr、CaO的古气候意义以及记录的环境变化 [J].
谭红兵 ;
马海州 ;
鹿化煜 ;
张西营 ;
李珍 ;
周笃 .
地球化学, 2002, (05) :409-414
[3]   不同粒级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盛雪芬 ;
陈骏 ;
杨杰东 ;
季峻峰 ;
陈旸 .
地球化学, 2002, (02) :105-112
[4]   土壤矿物层间电荷组成与固定态铵的释放 [J].
汪晓丽 ;
封克 ;
汤炎 ;
王小治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8-41
[5]   云南老王寨金矿煌斑岩固定铵(NH4+)地球化学特征 [J].
黄智龙 ;
刘丛强 ;
肖化云 ;
罗泰义 ;
朱建明 .
地质论评, 2001, (01) :27-33
[6]   土壤矿物固定态铵研究进展 [J].
朱维琴 ;
章永松 ;
林咸永 .
土壤与环境, 2000, (04) :333-335
[7]   7.0 Ma以来中国北方风尘沉积的游离铁/全铁值变及其古季风指示意义 [J].
杨石岭 ;
丁仲礼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2) :2453-2456
[8]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
[9]   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伊利石结晶度——黄土物质来源和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J].
季峻峰 ;
陈骏 ;
王洪涛 .
地质论评, 1997, (02) :181-185
[10]  
中国黄土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文启忠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