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研究的超学科与跨文化转向——以文化遗产的中国话语重构为例

被引:15
作者
吴宗杰
侯松
机构
[1] 浙江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批评话语; 春秋笔法; 文化遗产; 超学科; 跨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如何通过跨文化转向,吸纳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跨学科、超学科的拓展,这是该领域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从中国本土传统出发,挖掘以"春秋笔法"为要义的话语观、批判观、历史观和言说方式,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文化遗产实践和研究中去,从而拓展话语学的超学科领地和文化多样性。文章通过具体实例的文本分析,特别展现民族志如何通过吸收"叙而不作"的历史书写,形成一种针对当下的话语批判风格,使批判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化和建构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史记》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 [J].
吴宗杰 ;
余华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 (01) :70-77
[2]  
Critique across cultures: some questions for CDA[J] . Hongyan Zhang,Paul Chilton,Yadan He,Wen Jing.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 2011 (2)
[3]  
Marcus,G. E.,Fischer,M.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