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保护性耕作的管理与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7
作者
吴红丹 [1 ]
李洪文 [2 ]
李问盈 [2 ]
王晓燕 [2 ]
李民 [3 ]
胡东元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3]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4]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管理;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外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通过对中美两国保护性耕作管理现状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虽然提出与实验已有十几年,大面积的试点示范工作也有4年时间,但总体应用面积还不大,不足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0%,远没有发挥出保护性耕作的效应,与先进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强调我国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应着力加强几个关键环节,如国家政策扶持、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和信息采集与发布机制、研发适合国情的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
    高焕文
    李问盈
    李洪文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