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烷基苯磺酸钠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4
作者
王雨 [1 ]
张群志 [1 ]
郑晓宇 [2 ]
吴运强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双子烷基苯磺酸钠; 高岭土; 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吸附等温线;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1.028
中图分类号
TE39 [油田应用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考察双子烷基苯磺酸钠(DSDBS-2)作为驱油剂的可行性,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分数范围内,DSDBS-2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出现2个吸附平台,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62和80mg/kg,对应的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等温线只出现1个平台,饱和吸附量为290mg/kg。DSDBS-2因其离子头基间的静电斥力减弱,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大大降低,在石英砂烧结岩心中的最终动态滞留量为24mg/kg,在天然露头砂压制岩心中的最终动态滞留量为35mg/kg。DSDBS-2静态吸附量和动态滞留量远低于常规驱油剂石油磺酸盐的吸附量,有可能作为新型驱油剂用于强化采油。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9+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羧酸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配方的研究 [J].
于丽 ;
孙焕泉 ;
肖建洪 ;
王代流 ;
陈辉 ;
郑利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59-62+115
[2]   润湿性及其演变对油藏采收率的影响 [J].
彭珏 ;
康毅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72-76+116
[3]   亲油岩石壁面残余油膜的微观驱替机理 [J].
张立娟 ;
岳湘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79-82+85+108
[4]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层储层润湿性变化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吴素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72-74+108
[5]   胜利石油磺酸盐驱油体系的动态吸附研究 [J].
王红艳 ;
曹绪龙 ;
张继超 ;
田志铭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 (03) :28-29+32
[6]   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前景 [J].
王海峰 ;
杨勇 ;
张国印 ;
伍晓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6) :59-61+9
[7]  
分析化学.[M].上海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组;成都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组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   Adsorption of dimeric (gemini) surfactants at the aqueous solution silica interface [J].
Chorro, C ;
Chorro, M ;
Dolladille, O ;
Partyka, S ;
Zana, R .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98, 199 (02) :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