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对金塔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14
作者
文小航 [1 ]
吕世华 [1 ]
孟宪红 [1 ]
文莉娟 [1 ,2 ]
李万莉 [1 ]
马迪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WRF模式; 冷岛效应; 金塔绿洲;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2 [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美国NCAR中心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对金塔绿洲的温度场、环流场、能量场的结构及其日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非均匀下垫面上绿洲和戈壁的近地面温度、风场、净辐射、感热和潜热等要素的变化特征及日变化规律,较为完整地呈现出绿洲"冷岛效应",模拟的近地面风向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对能量场的时空分析,发现下垫面的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对绿洲白天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等有很大影响,绿洲白天净辐射峰值比戈壁大,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大;白天大气向地面传输热量,绿洲地表获得的热通量大;而夜间地表向上传递热量,绿洲释放的热通量比戈壁大。更加细致地研究这些现象对深入了解绿洲气候的形成和维持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3 / 11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黑河地区绿洲内农田微气象特征 [J].
张强 ;
胡隐樵 ;
王喜红 .
高原气象, 1992, (04) :361-370
[22]   河西地区绿洲的小气候特征和“冷岛效应” [J].
苏从先 ;
胡隐樵 ;
张永丰 ;
卫国安 .
大气科学, 1987, (04) :39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