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杨剑 [1 ]
刘晓玲 [1 ]
周亚敏 [1 ]
王锋 [2 ]
黄优娴 [3 ]
李晓珍 [4 ]
陈青山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澳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
澳门; 中学生; 伤害;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中学生伤害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澳门地区4所中学676名中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9.41%(334/676),男生为52.22%(188/360),女生为46.20%(146/316);伤害在冬季多见,占34.73%(116/334),下午多发,占33.53%(112/334);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32.03%(107/334);伤害以扭伤、碰撞/挤压伤和跌落/坠落伤为主,占65.27%(218/334);受伤部位多为下肢,占41.62%(139/334),其次是手指/脚趾,占25.45%(85/334);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占68.26%(228/334);受伤者采取的处理方式多为自己/他人处理,占55.99%(187/3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澳门地区中学生平时偶尔嬉戏打闹(OR=1.46)和运动前热身(OR=1.37)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三(OR=0.41)和高三年级(OR=0.56)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学校和家长应共同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王向东
    熊建菁
    顾峥奕
    万秋萍
    陈聿华
    [J]. 上海预防医学, 2012, 24 (04) : 205 - 208
  • [2] 柳州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萍
    韦琳
    覃彦香
    曾宪柳
    [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03) : 401 - 403+408
  • [3] 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周丽
    袁碧涛
    吴小敏
    刘晓剑
    [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12) : 1585 - 1588
  • [4] 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刘伟佳
    张维蔚
    麦锦城
    何秀芳
    林蓉
    吴家刚
    刘伟
    荆春霞
    杜琳
    [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03) : 311 - 312
  • [5]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曾光
    耿玉田
    荆瑞巍
    李晓沪
    曲书泉
    李兰萍
    郝爱华
    袁敏
    Michael Linnan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2) : 1024 - 1028
  • [6]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王声湧
    [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 (03) : 299 - 300
  • [7] 学校运作指南/[2010/2011学年] .2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