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活性变化

被引:4
作者
董良瀚
徐碧瑜
庄文胜
林忠荣
张晓虹
赵少荣
机构
[1] 南平市第一医院
[2] 南平市第一医院 福建 南平
[3] 福建 南平
关键词
脑梗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不同时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以及t-PA/PAI-1(T/P)值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测定以下各组血浆t-PA、PAI-1活性:①急性脑梗塞组20例,病程第1、3、7、14、21天,②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脑血栓患者20例;③正常对照组(健康者)20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发病后第1天内,血浆t-PA活性明显降低(P<0.05),其后逐渐升高,第7天达到最高值,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浆PAI-1则相反,各测查点T/P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趋势类似t-PA。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纤溶活性明显下降,血浆t-PA,PAI-1含量能客观反映脑梗塞的病理过程,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栓病学.[M].李家增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2]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改变及降纤酶的疗效 [J].
林庆兰 ;
郭秋杰 ;
曾寰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1) :19-21
[3]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快速抑制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龙洁 ;
曲辉 ;
白云 ;
于学英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5)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