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森林3种常见树种光合-蒸腾作用特性

被引:6
作者
黄志宏 [1 ]
周光益 [2 ]
邱治军 [2 ]
机构
[1]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2]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南岭;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日变化;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9.02.022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对南岭森林3个常见树种的光合和蒸腾作用日进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藜蒴Castanopsis fissa日均光合速率为(4.33±0.17)μmol.m-2s-1,日均蒸腾速率为1.57 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为(3.02±0.07)μmol/mmol;羊角杜鹃Strophanthus divaricatus日均光合速率为(6.41±0.20)μmol.m-2s-1,日均蒸腾速率为(2.36±0.16)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为(2.74±0.06)μmol/mmo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日均光合速率为(9.28±0.39)μmol.m-2s-1,日均蒸腾速率为(3.15±0.16)mmol.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为(3.18±0.07)μmol/mmol.(2)日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因树种与林冠位置而异,藜蒴顶部在9:22左右出现,中部在10:30左右,下部在11:40左右;羊角杜鹃顶部在10:30左右出现,中部在11:30左右,下部在14:40左右;香樟顶部在10:22左右出现,中部在10:30左右,下部在13:30左右.(3)蒸腾速率日变化典型"双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因树种、林冠位置而略有差异,藜蒴下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1:40左右,第二峰值在13:30左右;羊角杜鹃顶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0:30左右,第二峰值在14:30左右;香樟顶部第一峰值出现在10:30左右,第二峰值在12:30左右.(4)水分利用效率因不同树种而异,同一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因叶片所处林冠不同位置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南岭典型森林树种蒸腾作用特征初步研究 [J].
黄志宏 ;
周光益 ;
田大伦 .
韶关学院学报, 2008, 29 (06) :84-87
[2]   马占相思叶片液汁碳同位素甄别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孙谷畴 ;
赵平 ;
蔡锡安 ;
曾小平 ;
刘晓静 ;
饶兴权 ;
王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04) :497-503
[3]   臭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变化研究 [J].
宋庆安 ;
童方平 ;
易霭琴 ;
李贵 ;
吴郁青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 :148-153
[4]   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J].
周小玲 ;
徐清乾 ;
许忠坤 ;
喻武 ;
董春英 ;
万丹 .
湖南林业科技, 2007, (04) :1-5
[5]   桂林岩溶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黄荆蒸腾作用的比较研究 [J].
李为 ;
吴耿 ;
余龙江 ;
刘彦 ;
夏坤 ;
栗茂腾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03) :316-319
[6]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耗水量研究 [J].
张宁南 ;
徐大平 ;
Jim Morris ;
周光益 ;
白嘉雨 ;
周涛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1) :1-5
[7]   松栎混交林中马尾松与白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J].
李志辉 ;
卢兆银 ;
杨艳 ;
张斌 ;
杨模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76-80
[8]   中亚热带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幼林的光合生态特性 [J].
周小玲 ;
田大伦 ;
许忠坤 ;
徐清乾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40-49+54
[9]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响应 [J].
朱万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14-16+46
[10]   北京山区几种木本植物蒸腾作用特征的研究 [J].
沈作奎 ;
艾训儒 ;
严昌荣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