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李霞
姜志强
谭晓珍
贾泽梅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
[2]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 辽宁大连
[3] 辽宁大连
关键词
饥饿; 再投喂; 消化器官; 组织学; 美国红鱼(眼斑拟石首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鱼样体重(8.25±0.5)g,体长(8.84±0.27)cm。从形态结构看,饥饿与再投喂前后食道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0、15d的实验鱼胃壁变薄,幽门盲囊变小,肠管收缩,呈透明状,肝胰腺萎缩,呈姜黄色,胆管呈深绿色。从组织结构看,食道无明显变化;饥饿时间不同,各组织受损害和恢复程度不同。饥饿5d的实验鱼基本同对照组;而饥饿10、15d的实验鱼组织变化较明显:皱襞和上皮细胞高度均减少,分泌颗粒减少。胃腺细胞收缩,结构不完整;幽门盲囊长度和直径变小;肠直径变小,微绒毛退化;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体积缩小;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再投喂各主要结构均有所恢复,有些恢复到饥饿前水平,但大部分未能达到。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4+292 +2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附视频 [J].
王岩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233-239
[2]   饥饿对南方鲇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影响 [J].
宋昭彬 ;
何学福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2) :155-160
[3]   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J].
沈文英 ;
林浩然 ;
zsu.edu.cn ;
张为民 .
动物学报, 1999, (04) :404-412
[4]   锯缘青蟹幼体肝胰腺细胞结构变化与其营养状况的关系Ⅰ状幼体Ⅰ期的研究 [J].
成永旭 ;
李少菁 ;
王桂忠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112-117
[5]   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谢小军 ;
邓利 ;
张波 .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2) :181-188
[6]   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饥饿致死时间的研究 [J].
王吉桥 ;
毛连菊 ;
姜静颖 ;
于滨海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3, (Z1) :58-65
[7]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growth and starvation of herring and plaice larvae[J] . K. F. Ehrlich,J. H. S. Blaxter,R. Pemberton.Marine Biology . 1976 (2)
[8]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starvation on the alimentary canal anatomy of the rainbow trout,Salmo gairdneri Richardson. MacLeod M G.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 1978
[9]  
Some effects of starvation on the lipid and skeletal musle layers of the winter flounder,Pleuronectes amer-icanus. Maddock D M,Burton M PM.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