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生物乳化剂的性质及其在多环芳烃降解中的作用

被引:9
作者
李习武
刘志培
刘双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石油污染; 芳烃降解; 生物乳化剂; 协同作用;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04.03.023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一株能利用多种石油烃的Em1菌株产生的生物乳化剂 ,采用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其表面活性组分存在于氯仿、甲醇、浓盐酸混合物 (V V V =5∶1∶0 0 1 )的洗脱液中 ,挥发洗脱溶剂即为纯化的生物乳化剂。该生物乳化剂可使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由 72mN m降至 30mN m ,其临界胶团浓度 (CMC)为 75mg L。它不含糖类、蛋白、中性脂、磷酸基团和α 氨基酸 ,采用红外光谱 (IR)、气质联用 (GC MS)和核磁共振 (NMR)测定其化学组成和结构 ,表明其主要由十六烷酸、脂肪醇类、酯类和脂肪酰胺类等组成 ,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是该生物乳化剂高表面活性的关键。该生物乳化剂可明显促进菌株对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 ,可将降解率提高 2 0 % ,其促进降解的机制主要是提高多环芳烃在水中的溶解度 ,平均可提高约 1 0倍的溶解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物乳化剂产生菌及其产乳化剂条件初步研究 [J].
李习武 ;
刘志培 ;
刘双江 .
微生物学通报, 2003, (06) :39-43
[2]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J].
张翠竹 ;
张心平 ;
梁凤来 ;
贾莹 ;
刘如林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41-45+52
[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J].
陈坚,华兆哲,伦世仪 .
环境科学, 1996, (04) :84-87+96
[4]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李建武等编, 1994
[5]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国玺 编著, 1984
[6]  
Bio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J] . Carl E. Cerniglia.Biodegradation . 1992 (2)
[7]  
Form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ole of biosurfactants produced by hydrocarbon-utilizing microorganisms[J] . Rolf K. Hommel.Biodegradation . 1990 (2)
[8]  
The biodegra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bacteria[J] . Mark R. Smith.Biodegradation . 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