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方法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27
作者
韩丽丽
刘敏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生物防护教研室
关键词
诱变; 微生物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常用的几种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成功案例等,为微生物诱变育种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灰绿曲霉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的选育 [J].
杜娟 ;
曲音波 ;
林觐勤 ;
徐惠娟 ;
邬小兵 ;
龙敏南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1) :23-26
[2]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发酵乳清高产酒精的克鲁维酵母 [J].
马晓燕 ;
郑辉 ;
李英军 ;
苏旭东 ;
亢春雨 ;
张伟 ;
林杨 .
酿酒科技, 2006, (08) :37-40
[3]   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J].
陈立梅 ;
汪旭 ;
李启云 ;
杨石嶂 ;
杨信东 .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02) :62-65
[4]   Co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酒精酵母 [J].
张伟 ;
朱会霞 ;
李英军 ;
刘卫华 ;
丁鑫 ;
孙金旭 ;
李长文 .
酿酒科技, 2006, (01) :23-26
[5]   亚硝基胍、紫外诱变筛选高产纤溶酶菌株 [J].
常翠贤 ;
梁海秋 ;
杨辉 ;
周河治 ;
严萍 .
现代食品科技, 2005, (02) :32-34
[6]   新型物理诱变方法及其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J].
陈义光 ;
李铭刚 ;
徐丽华 ;
刘祝祥 ;
夏振远 ;
文孟良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05) :46-48+110
[7]   一种新的作物诱变育种方法——航天育种 [J].
王侠礼 .
种子, 2004, (09) :94-95
[8]   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及其紫外诱变育种的研究 [J].
顾蕾 ;
陆玲 ;
袁生 .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04) :60-62+65
[9]   工业菌种改良述评 [J].
雷肇祖 ;
钱志良 ;
章健 .
工业微生物, 2004, (01) :39-51
[10]   药用微生物辐照诱变研究进展 [J].
毛淑红 ;
靳根明 ;
卫增泉 .
激光生物学报, 2004,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