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Bongor反转裂谷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勘探启示

被引:16
作者
余朝华 [1 ]
肖坤叶 [1 ]
肖高杰 [1 ,2 ]
张桂林 [1 ]
袁志云 [1 ]
胡瑛 [1 ]
杜业波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反转盆地; 剥蚀厚度; 油气聚集; Bongor盆地; 乍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组反射率(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Bongor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ongor盆地中生界的剥蚀厚度在1000~2000m之间,呈现出南北大、中间小的特征。快速而剧烈的抬升剥蚀使得该盆地下成藏组合P组砂体的储集能力得以保存;反转期的挤压应力导致了盆地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一系列断背斜、断鼻构造,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反转引起的断层活化为Bongor盆地中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间断面缺失时间的计算问题——以贵州紫云上二叠统台地边缘礁剖面为例 [J].
周瑶琪 ;
陆永潮 ;
李思田 ;
王鸿祯 .
地质学报, 1997, (01) :7-17
[12]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综述 [J].
李伟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3)
[13]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J].
刘国臣,李京昌,金之钧,李建忠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6) :1-7
[14]   用裂变径迹长度分布模拟地层剥蚀量和热史 [J].
周礼成 ;
冯石 ;
王世成 ;
康铁笙 .
石油学报, 1994, (03) :26-34
[15]   关于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问题讨论 [J].
何生 ;
王青玲 .
地质论评, 1989, (02)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