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苏、山东、安徽三个样本村为例

被引:16
作者
赵春雨
苏勤
徐波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空间行为; 就业感知; 就业决策; 就业体验;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6.016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3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 [J].
赵耀辉 .
经济研究, 1997, (02) :37-42+73
[32]   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J].
张文奎 .
地理科学, 1990, (02) :159-167+192
[33]   略论行为地理学的唯物论基础 [J].
沈玉芳 .
人文地理, 1989, (03)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