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权的若干问题

被引:10
作者
李红玲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法学院 上海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权; 信用信息;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6.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信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评价,无需区分其评价对象是当事人的偿债能力还是综合经济能力。现今,信用权与财产的联系日益密切,但这种联系仍是或然性的,而其与主体的不可分离性是人所共识的。因此,信用权仍属人格权。对信用权的侵害行为都指向权利主体的信用信息,主要表现为不法传播他人的信用信息和不法利用他人的信用信息并致信用贬损,可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信用权及其法律保护 [J].
李健男 .
南方金融, 2005, (06) :56-58
[2]   信用的法律规制与信用权的法律性质探讨 [J].
徐元彪 ;
梅术文 .
湖北社会科学, 2004, (12) :137-139
[3]   论信用权 [J].
吴汉东 .
法学, 2001, (01) :41-48
[4]  
民法债编总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荣隆修订, 2004
[5]  
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彭万林主编, 2002
[6]  
民法总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龙卫球著, 2001
[7]  
民法哲学论稿[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锡鹤著, 2000
[8]  
债法总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史尚宽著, 2000
[9]  
人格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利明等编著, 1997
[10]  
人身权法论[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杨立新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