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是消除“资本强权”的根本之道*——从“华为辞职门”事件想到的

被引:2
作者
刘金祥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权; 制衡机制; 工会; 职代会;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8.04.028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近期,"华为辞职门"之类的裁员事件接二连三出现在公众视野,对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产生严峻考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劳资关系制衡机制欠缺,从而导致劳动权保护机制失范。要制约资本强权,必须突破现行仅依靠劳动法来调整劳资关系的传统模式,着力进行劳资关系制衡机制的法律制度创新,保障和完善劳动者对公司的民主管理权,以劳动主权制约资本主权,弱化资本强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在公司中的弱势地位,使劳动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元化利益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 [J].
汤春来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 (03) :36-42
[2]   劳动者分享企业剩余的产权机理分析 [J].
夏顺忠 ;
杨贵针 ;
周婵 .
前沿, 2005, (08) :24-26
[3]   创新劳动关系制衡机制 [J].
孙庆奇 ;
蔡吉恒 .
中国劳动, 2005, (12) :24-25
[4]  
http://www.10000top.com/book/book_content.asp?btypeid=1617&id=662 .
[5]   从企业权利体系的侧面看劳动力股权 [J].
游永斌 ;
刘友华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31-34
[6]   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 [J].
王珏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6)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