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分带及成因分析——以定边-安边地区延长组长6油组为例

被引:15
作者
李凤杰
蒋斌
赵俊兴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组合; 成因分布模式; “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3.018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沉积相分析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进行系统研究,共识别出其组合形式有: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以及河口坝与远砂坝、席状砂的叠加组合等4大类9种类型。并深入研究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以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为界,将三角洲前缘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三部分,各部分有独特的沉积微相组合形式。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和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表明:短期基准面的规律性变化影响着储层砂体的成因类型、叠加组合形式和空间分布规律,据此建立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组合的成因分布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的微相组合及特征 [J].
王峰 ;
王多云 ;
高明书 ;
姚永朝 ;
王志坤 ;
李树同 ;
秦红 .
沉积学报, 2005, (02) :218-224
[2]   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田景春 ;
陈高武 ;
窦伟坦 ;
夏青松 ;
倪新锋 ;
张翔 ;
聂永生 ;
杨华 ;
付锁堂 ;
付金华 ;
喻健 ;
宋江海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36-640
[3]   陕甘宁盆地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宋广寿 ;
郑希民 ;
刘自亮 ;
王峰 ;
王志坤 ;
李树同 .
沉积学报, 2004, (01) :73-78
[4]   坳陷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石油学报, 2004, (02) :30-35
[5]   陕甘宁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的微相构成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郑希民 ;
刘自亮 ;
王峰 ;
李树同 ;
王志坤 .
沉积学报, 2002, (04) :582-587
[6]   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J].
邓宏文 ;
王红亮 ;
宁宁 .
地学前缘, 2000, (04) :305-313
[7]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J].
郑荣才 ;
尹世民 ;
彭军 .
沉积学报, 2000, (03) :369-375
[8]   吐哈盆地W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析 [J].
周丽清 ;
吴胜和 ;
熊琦华 ;
马晓芬 ;
郭燕华 ;
林双运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8-252
[9]   湖泊三角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何义中,郑荣才,吴朝容 .
岩相古地理, 1999, (03) :40-43
[10]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J].
梅志超 ;
林晋炎 .
沉积学报, 1991, (04)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