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101
作者
毛齐正 [1 ]
罗上华 [1 ]
马克明 [1 ]
邬建国 [2 ,3 ]
唐荣莉 [1 ]
张育新 [1 ]
宝乐 [1 ]
张田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全球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所
[3] 内蒙古大学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
[4]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评价; 生态功能; 生态服务; 可持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城市绿地的科学评价为绿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对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绿地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绿地结构的评价为基础,总结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服务评价、健康评价的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城市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并概括了城市绿地可持续评价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当前城市绿地的生态评价在范围上逐渐从微观尺度发展到宏观尺度,日益强调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重点关注于绿地的碳储量与降温增湿功能与效益评价以及价值化研究;城市绿地的健康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均尚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指出了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结果在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在评价内容上必须关注各部分的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借助基础研究的长期监测、评价的量化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渗透。
引用
收藏
页码:5589 / 56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J].
刘常富 ;
李小马 ;
韩东 .
生态学报, 2010, 30 (19) :5381-5390
[2]   广州市城区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 [J].
苏泳娴 ;
黄光庆 ;
陈修治 ;
陈水森 .
生态学报, 2010, 30 (18) :4905-4918
[3]   基于植被指数的太原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 [J].
刘艳红 ;
郭晋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798-804
[4]   城市绿地类型及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深圳特区为例 [J].
程好好 ;
曾辉 ;
汪自书 ;
简霞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3) :495-501
[5]   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宗跃光 .
生态学报, 2008, (07) :3375-3383
[6]   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湿度及人体舒适度 [J].
吴菲 ;
李树华 ;
刘娇妹 .
生态学报, 2007, (07) :2964-2971
[7]   城市不同绿地垂直热力效应比较 [J].
郝兴宇 ;
蔺银鼎 ;
武小钢 ;
王娟 ;
梁峰 ;
梁娟 .
生态学报, 2007, (02) :685-692
[8]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绿地生态场的影响 [J].
蔺银鼎 ;
韩学孟 ;
武小刚 ;
郝兴宇 ;
王娟 ;
梁锋 ;
梁娟 ;
王志红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39-3346
[9]   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J].
胡志斌 ;
何兴元 ;
陆庆轩 ;
陈玮 ;
李月辉 ;
刘常富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671-675
[10]   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格局分析及综合评价 [J].
肖荣波 ;
周志翔 ;
王鹏程 ;
叶贞清 ;
郭尔祥 ;
冀广超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2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