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腐败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6
作者
徐静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腐败; 公共支出; 政府行为; 寻租性支出; 生产性支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F812.45 [财政支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是影响腐败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本文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及政府支出规模、市场化程度、教育水平、工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寻租性支出、提高生产性支出对腐败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控制政府支出规模、提高私有化程度对反腐败也有显著正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对腐败存在着预期的负效应,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教育水平和政府公务员相对工资的提高不利于反腐败,这与大多数实证分析的结果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142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地区腐败、市场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吴一平 ;
芮萌 .
管理世界, 2010, (11) :10-17+27
[2]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 [J].
周黎安 ;
陶婧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57-69
[3]   腐败水平与反腐措施的随机动态模型分析 [J].
胡新明 ;
唐齐鸣 ;
汪红初 .
经济数学, 2006, (04) :370-379
[4]   腐败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J].
傅汴玲 .
江汉论坛, 2006, (07) :134-137+37
[5]   道德文化、腐败与经济转型——对中国转型期一个基于道德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J].
刘文革 ;
张广中 ;
曲振涛 .
经济研究, 2003, (12) :26-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