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复式油气运聚与成藏研究

被引:4
作者
武芳芳 [1 ]
朱光有 [2 ]
王慧 [2 ]
张水昌 [2 ]
金强 [1 ]
顾乔元 [3 ]
张宝收 [3 ]
苏劲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断层封闭性; 复式油气藏; 油源对比; 塔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位于塔中低凸起塔中10号构造带中段,是一长期继承性古隆起。该构造志留系、奥陶系多个层段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了工业油流。根据对油气显示的分析,认为石炭系东河砂岩的油迹、荧光显示是断层垂向渗漏所致。通过断层封闭性、含氮化合物、油源生标对比等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对包裹体成分、均一温度的测定资料,分析了塔中12构造志留系及上奥陶统的油气成藏过程。另外,通过分析塔中12构造下奥陶统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层系有望获得工业气流。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水昌等著, 2004
[12]  
The genesis of H2S in the Weiyuan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and its evidence[J] . GuangYou Zhu,ShuiChang Zhang,YingBo Liang,QiRong L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7 (10)
[13]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H2S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读马永生教授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有感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地质论评, 2006, (02) :230-235
[14]   塔中117井储层烃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J].
张鼐 ;
张水昌 ;
李新景 ;
涂建淇 .
岩石学报, 2005, (05) :1473-1478
[15]   断层封堵性的三级评价方法 [J].
何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23-25+29
[16]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J].
赵密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3) :333-336
[17]   系统分析评价断层封闭能力的思路 [J].
刘琨 ;
胡望水 ;
陆建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87-89
[18]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J].
付广 ;
孟庆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2, (Z1) :40-44
[19]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制研究 [J].
赵密福 ;
李亚辉 ;
信荃麟 ;
徐振中 ;
高红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51-54+5
[20]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源层地球化学研究 [J].
张水昌 ;
王飞宇 ;
张保民 ;
梁狄刚 ;
赵孟军 .
石油学报, 2000, (06) :23-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