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铜在扇贝组织的蓄积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吕景才
赵元凤
吴益春
刘长发
张明珠
张天扬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大连
[4] 大连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铜蓄积量; 酶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Cu2+)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鳃、肌肉、内脏团组织铜蓄积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体中铜浓度升高,扇贝各组织的铜蓄积量明显上升,依次为内脏>鳃>肌肉。Cu2+浓度对栉孔扇贝各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明显影响,酶活性随Cu2+浓度升高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栉孔扇贝各组织SOD酶对水体中Cu污染反应敏感,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对海洋铜污染具有指示作用。能灵敏指示海洋铜污染的扇贝优选组织是鳃,其次是内脏。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Soft-tissue accumulation of lead in the blue tilapia,Oreochromis aureus (steindachner), and the modifying effects of cadmium and mercury[J] . Paul Allen.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 1995 (3)
[12]   微量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物化学效应 [J].
吴坚 .
海洋环境科学, 1991, (02) :58-64
[13]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Ⅰ云南稻种的光温反应型和早、中、晚稻 [J].
程侃声 ;
卢义宣 ;
罗军 ;
黄迺威 ;
刘光荣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1984, (03) :163-171
[14]   渤海湾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痕量金属含量 [J].
刘明星 ;
李国基 ;
顾宏堪 .
环境科学学报, 1983, (02) :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