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老厂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16
作者
龙汉生 [1 ,2 ]
罗泰义 [1 ]
黄智龙 [1 ]
周明忠 [3 ]
杨勇 [1 ,2 ]
钱志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水岩反应; 银多金属矿床; 老厂; 云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5.017
中图分类号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系统研究了老厂矿床的碳酸盐围岩和成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相对于区域地层,矿区碳酸盐岩围岩普遍亏损18O;成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总体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岩反应。文章初步建立了水岩反应的理想模式,根据该模式进一步将成矿方解石划分为矿体中心相和边缘相2组。水岩反应理论模拟表明:总体上成矿流体中的可溶性碳以H2CO3为主,中心相成矿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5.5‰和+4‰,具有典型深部岩浆流体的特征;边缘相成矿流体的δ13C、δ18O值分别为-1.5‰和+4‰,代表了深部岩浆流体与下渗天水共同交代碳酸盐岩围岩后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87 / 6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云南澜沧铅矿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建立与预测 [J].
陶莉 ;
高建国 ;
罗秋良 ;
臧小豹 ;
何锐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7, (02) :12-16+29
[2]   澜沧老厂多源地学数据融合分析 [J].
魏冠军 ;
高建国 ;
郭君 .
黄金科学技术, 2006, (04) :41-44
[3]   澜沧老厂外围银铅锌铜多金属异常资源潜力评价 [J].
李宏坤 ;
杨世坤 ;
辛荣 ;
田宗春 .
云南地质, 2006, (01) :90-95
[4]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J].
刘家军 ;
何明勤 ;
李志明 ;
刘玉平 ;
李朝阳 ;
张乾 ;
杨伟光 ;
杨爱平 .
矿床地质, 2004, (01) :1-10
[5]   澜沧老厂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J].
陈百友 ;
王增润 ;
彭省临 ;
张映旭 ;
陈伟 .
云南地质, 2002, (02) :134-144
[6]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J].
郑永飞 .
矿床地质, 2001, (01) :57-70+85
[7]   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碳、氧同位素体系 [J].
彭建堂 ;
胡瑞忠 .
地质论评, 2001, (01) :34-41
[8]   川滇黔桂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J].
彭军 ;
陈洪德 ;
田景春 ;
覃建雄 ;
侯中建 ;
杨晓宁 ;
寿建峰 ;
沈安江 ;
陈子炓 .
沉积学报, 2000, (02) :190-197
[9]   澜沧老厂银铅矿矿田构造 [J].
陈松岭 ;
彭省临 ;
王增润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7, (03) :4-8
[10]   澜沧老厂矿田滑脱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J].
陈松岭 ;
彭省临 ;
王增润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1)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