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36
作者
董艳蕾 [1 ]
朱筱敏 [1 ]
曾洪流 [2 ]
边树涛 [3 ]
刘长利 [1 ]
成克男 [1 ]
徐新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分频技术; 地层切片; 歧南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大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利用分频技术得到的一系列频率切片比用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捕获微小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歧南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沙河街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曲流河沉积的地层切片展现出支流汇入干流、凹岸侵蚀、凸岸加积、截弯取直和牛轭湖等一系列沉积微相特征;品质好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基础,在断层不发育的明化镇组河流相地区,应用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 [J].
林承焰 ;
张宪国 ;
董春梅 .
石油学报, 2007, (02) :69-72
[2]   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 [J].
韩喜 ;
高兴友 ;
车廷信 ;
余钦范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1) :120-124+133+125
[3]   地震沉积学探讨 [J].
林承焰 ;
张宪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40-1144
[4]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J].
董春梅 ;
张宪国 ;
林承焰 .
沉积学报, 2006, (05) :698-704
[5]   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董春梅 ;
张宪国 ;
林承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4) :405-409+492+357
[6]   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 [J].
范乐元 ;
朱筱敏 ;
;
朱之春 ;
谢楠 .
地层学杂志, 2005, (04) :355-361+367
[7]   基本地震属性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J].
Ling Yun BGP CNPC Zhuo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6) :642-653+579
[8]   多信息储层预测地震属性提取与有效性分析方法 [J].
刘文岭 ;
牛彦良 ;
李刚 ;
郭彦如 .
石油物探, 2002, (01) :100-106
[9]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J].
许淑梅 ;
翟世奎 ;
李三忠 ;
周立宏 .
沉积学报, 2001, (03) :363-367
[10]   歧北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吴元燕,刘震,王伟华,费安玮,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6, (01) :16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