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盆地连城脉状铜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9
作者
王光辉 [1 ,2 ]
宋玉财 [2 ]
侯增谦 [2 ]
王晓虎 [2 ]
杨竹森 [3 ]
杨天南 [2 ]
刘燕学 [2 ]
江迎飞 [1 ,2 ]
潘小菲 [2 ]
张洪瑞 [2 ]
刘英超 [2 ]
李政 [2 ]
薛传东 [1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脉状铜矿; 辉钼矿; Re-Os定年; 逆冲推覆; 兰坪盆地;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4.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兰坪盆地贱金属矿床是一套独特的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矿床类型,连城脉状铜矿床是其重要组成之一。以往研究采用多种测年手段限定脉状铜矿成矿年龄,但结果分歧较大。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连城矿床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8.14±0.87)Ma,等时线年龄为(49.0±1.3)Ma,初步厘定兰坪盆地热液脉型铜矿床形成于48~49Ma。结合区域地质与控矿构造分析,该矿床应为盆地西部逆冲带逆冲变形过程中的产物,由此限定兰坪盆地西部逆冲推覆的起始时间至少早于49Ma,同时佐证了兰坪盆地西部逆冲带内以Cu(-Ag)为主的成矿系统的形成发育可能早于东部逆冲推覆带内以Pb-Zn为主的成矿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川西冕宁-德昌喜马拉雅期稀土元素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成矿模型[J]. 侯增谦,田世洪,谢玉玲,袁忠信,杨竹森,尹淑苹,费红彩,邹天人,李小渝,杨志明.矿床地质. 2008(02)
[2]   滇西兰坪盆地白秧坪地区东矿带推覆构造的控矿作用 [J].
何龙清 ;
季玮 ;
陈开旭 ;
余凤鸣 ;
魏君奇 ;
杨爱平 ;
杨伟光 .
地质力学学报, 2007, (02) :110-118
[3]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 [J].
何明勤 ;
刘家军 ;
李朝阳 ;
李志明 ;
刘玉平 ;
杨爱平 ;
桑海清 .
地质科学, 2006, (04) :688-693
[4]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潘桂棠 ;
王安建 ;
莫宣学 ;
田世洪 ;
孙晓明 ;
丁林 ;
王二七 ;
高永丰 ;
谢玉玲 ;
曾普胜 ;
秦克章 ;
许继峰 ;
曲晓明 ;
杨志明 ;
杨竹森 ;
费红彩 ;
孟祥金 ;
李振清 .
矿床地质, 2006, (05) :521-543
[5]   青藏东缘昌都—思茅构造带中新生代陆内裂谷作用 [J].
钟康惠 ;
唐菊兴 ;
刘肇昌 ;
寇林林 ;
董树义 ;
李志军 ;
周慧文 .
地质学报, 2006, (09) :1295-1311
[6]   矿床同位素定年方法的应用现状评析 [J].
谭俊 ;
魏俊浩 ;
杨春福 ;
冯波 ;
李闫华 .
地质与勘探, 2006, (03) :61-66
[7]   印度-欧亚侧向碰撞带构造-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过程——以藏东三江地区构造演化为例 [J].
刘俊来 ;
宋志杰 ;
曹淑云 ;
翟云峰 ;
王安建 ;
高兰 ;
修群业 ;
曹殿华 .
岩石学报, 2006, (04) :775-786
[8]   兰坪—思茅盆地原型的性质及演化 [J].
廖宗廷 ;
陈跃昆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109-113
[9]   兰坪陆相盆地演化与金属矿床的形成 [J].
付修根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2) :26-32
[10]   云南白秧坪地区东矿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何龙清 ;
陈开旭 ;
魏君奇 ;
余凤鸣 .
矿床地质, 2005, (01)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