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实验性脑缺血后CuZn-SOD和Mn-SOD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晓宏
饶明俐
加藤宏之
机构:
[1] 长春白求恩医大一院神经内科
[2] 日本国东北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
过氧化物岐化酶;
免疫组化染色;
大鼠;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1994.04.003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用免疫组化方法调查了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四动脉结扎)和局灶性脑缺血后(大脑中动脉结扎)海马区以及纹状体和额顶叶皮质内CuZn过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Mn过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分布和变化。发现两种SOD在神经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不同,而且缺血后SOD的变化与神经细胞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此外,缺血后中晚期,大量增生的胶质细胞可产生两种SOD。本实验认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早期损害,如SOD的合成障碍很可能是全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和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区”最终发生梗塞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胶质SOD的产生可能是对缺血后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6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