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一种治理型周边战略的建构

被引:4
作者
雷建锋
机构
[1]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中俄关系; 地区主义; 上合组织;
D O I
10.16197/j.cnki.lnupse.2016.05.020
中图分类号
D829.36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中国的中亚地区主义是在全球与地区权力结构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之际在其西北方向推行的睦邻外交政策,其要义为以推动地区治理践行睦邻外交。这种治理型周边外交战略有如下特征:提供地区性公共产品,形成地区合作的制度基础;以创新机制引导非国家行为体参与,促成地区主义和地区化的互相建构;以多种机制综合配置战略资源,安全与发展并举;视中国与周边为命运共同体,以自身发展惠及邻邦,培养地区共同体意识和共同利益观念,构建新的地区意识和地区主义。中俄协调是中国中亚地区主义成功的基础,带动中亚国家发展应是中国中亚治理型周边战略成功的保障,以推动地区治理实现睦邻外交也应成为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New Regionalism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Theories and Cases. Peter J. Katzenstein. London Journal . 2002
[2]  
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 习近平. 人民日报 . 2013
[3]  
江泽民在上合组织第二届首脑理事会上的讲话:弘扬"上海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 .
[4]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uz.html . 2015
[5]   中国向西开放视角下的中哈关系 [J].
郭琼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4) :29-34
[6]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J].
段秀芳 ;
黄茜 .
新疆社科论坛, 2013, (04) :24-30
[7]  
竞争与合作:对欧亚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的思考[J]. 郭晓琼. 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3 (03)
[8]   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及其动因 [J].
林珉璟 ;
刘江永 .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01) :1-33+132
[9]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1) :7-13+4
[10]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成绩与问题 [J].
吴宏伟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05)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