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东亚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比较
被引:3
作者:

郑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乾安县气象局 乾安县气象局

于兴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乾安县气象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登增然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拉孜县气象局 乾安县气象局

德庆央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察隅县气象局 乾安县气象局
机构:
[1] 乾安县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3] 拉孜县气象局
[4] 察隅县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远距离传输;
复折射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AERONET观测资料,从气候学的角度比较分析2001—2011年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时沙尘源区和下游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期间沙尘源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大于下游地区,而Angstrm波长指数小于下游地区,当沙尘暴出现时降至零甚至负值。气溶胶粒子尺度体积谱分布除敦煌为单峰外,其余各站均呈双峰型,香河和北京的细粒子浓度明显大于西北地区,可能是由于细的沙尘粒子和污染气溶胶共同造成。在440—1020 nm范围,中国站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平均值为0.93,韩国和日本站分别为0.93和0.94。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相比,复折射指数实部偏大,虚部偏小。总体来说,沙尘天气下东亚地区在4个波段内平均不对称因子为0.70。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天空辐射计观测2006年春季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7 (01) : 20 - 28杨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广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段云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市气象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戴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温度响应[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300 - 1307宿兴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汉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宋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总参气象水文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张志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3] 近10a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研究综述[J]. 干旱气象, 2011, (02) : 144 - 1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耀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季节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 292 - 299白鸿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江西省减灾备灾中心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洪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郭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2010年春季民勤沙地近地面沙尘气溶胶浓度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6) : 6 - 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大连地区沙尘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2) : 45 - 49宋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气象台邹耀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气象台隋洪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气象台黄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市气象台
- [7] 2006年春季沙尘天气下背景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J]. 气象科技, 2008, 36 (06) : 679 - 685徐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张小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丁国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徐晓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分析中心
- [8] 北方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和粒子谱的反演[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 775 - 781刘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牛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 [9] 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研究[J]. 遥感学报, 2005, (04) : 429 - 437夏祥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王普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陈洪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Philippe Gouloub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章文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
- [10] 沙尘和灰霾天气下毛乌素沙漠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征[J]. 中国粉体技术, 2005, (03) : 4 - 7车慧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石广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剑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屈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