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子洲地区二叠纪山西组沉积环境

被引:13
作者
庞军刚 [1 ]
李文厚 [2 ]
郭艳琴 [1 ]
王起琮 [1 ]
陈全红 [2 ]
梁积伟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山西组; 三角洲; 古盐度; 沉积微相; 陕北子洲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6 [二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陕北子洲地区山西组是否受海水影响的争议,对该组岩石进行了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山西组的古环境以淡水为主,但间或受海水的影响。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测,依据沉积旋回、岩电特征、沉积构造等,识别出研究区山西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为特征,并构成研究区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砂体,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间湾沼泽等微相;论述了山23段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古盐度定量研究方法综述 [J].
李进龙 ;
陈东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1-3+5
[2]   华北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聚煤作用研究 [J].
李增学 ;
余继峰 ;
郭建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5) :1-5
[3]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18-23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J].
何义中 ;
陈洪德 ;
张锦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68-71
[5]   陕甘宁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 [J].
郭英海 ;
刘焕杰 .
古地理学报, 2000, (01) :19-30
[6]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J].
郭英海 ;
刘焕杰 ;
权彪 ;
汪泽成 ;
钱凯 .
沉积学报, 1998, (03)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