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85
作者: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Washburn 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Arrowsmith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Departmentof Geology
[3]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来源:
关键词:
新生代;
阿尔金;
隆升;
裂变径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0个片麻岩和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位于 3 5 .6~ 13 .6Ma之间 ,表明了阿尔金山脉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 ,并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山脉早期的隆升速率较低 ,后期可能存在一个快速的隆升时期 ;阿尔金山脉并非整体的均匀隆升 ,其内分布的NEE走向的断裂也局部控制了山体的隆升 ;如果山脉的隆升是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 ,那么可推测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的起始时间应为渐新世。区域资料分析表明 ,青藏高原北缘在渐新世至中新世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性的抬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阿尔金断裂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位错的地质新证据
[J].
张岳桥
;
陈正乐
;
杨农
.
现代地质,
2001, (01)
:8-12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杨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2]
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
[J].
刘永江
;
葛肖虹
;
叶慧文
;
刘俊来
;
N.Franz
;
J.Genser
;
潘宏勋
;
任收麦
.
地球学报,
2001, (01)
:23-28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慧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刘俊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N.Fran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J.Gens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潘宏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J].
高 锐
;
黄东定
;
卢德源
;
钱桂
;
李英康
;
匡朝阳
;
李秋生
;
李朋武
;
冯如进
;
管 烨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7)
:1874-1879

高 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黄东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卢德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钱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李英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匡朝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李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李朋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冯如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管 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4]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建新
;
姜枚
;
李海兵
;
崔军文
.
地质学报,
1999, (03)
:193-205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姜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J].
葛肖虹
;
张梅生
;
刘永江
;
叶慧文
;
石采东
.
现代地质,
1998, (03)
:2-5+7-8

葛肖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梅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刘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叶慧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王彦斌
;
王军
;
王世成
.
地质论评,
1998, (04)
:430-434

王彦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王世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7]
西昆仑卡日巴生岩体和苦子干岩体的隆升——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
[J].
王军
.
地质论评,
1998, (04)
:435-442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8]
矿物裂变径迹年龄与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研究
[J].
江万
;
莫宣学
;
赵崇贺
;
郭铁鹰
;
张双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1)
:15-20

江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赵崇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郭铁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双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0]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丁林
;
钟大赉
;
潘裕生
;
黄萱
;
王庆隆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6)
:1497-150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