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被引:35
作者
于亚军 [1 ]
朱波 [1 ]
王小国 [1 ]
项虹艳 [1 ]
郑循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N2O排放; 水稻-油菜轮作; 成都平原; 影响因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5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6月—2006年6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了该系统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水热状况、氮肥施用、作物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8.3±2.8)kg·hm-2·a-1,水稻季、油菜季和休闲期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65%和5%.水稻季N2O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排灌交替期最大,持续淹水期和排水晒田期相当;氮肥施用是N2O排放高峰出现的主要驱动力;土壤表层含水量偏低是旱季出现土壤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施用氮肥和作物参与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N2O排放,土壤水分是影响N2O排放的关键因子,避免水稻季土壤频繁干湿交替或控制旱季土壤水分(表层土壤含水孔隙率介于50%70%)可有效抑制N2O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277 / 12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O排放特征
    于亚军
    朱波
    荆光军
    [J]. 中国环境科学 , 2008, (04) : 313 - 318
  • [2] 成都平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肖
    张世熔
    黄丽琴
    代英
    吴若玉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 1 - 7
  • [3]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2O排放对比观测研究
    姚志生
    郑循华
    周再兴
    谢宝华
    梅宝玲
    顾江新
    王定勇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 691 - 701
  • [4]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氧化亚氮通量
    王毅勇
    郑循华
    宋长春
    赵志春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 3493 - 3497
  • [5] 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陈书涛
    黄耀
    郑循华
    陈玉泉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0) : 2053 - 2060
  • [6] 农田土壤N2O排放研究进展
    黄树辉
    吕军
    [J]. 土壤通报, 2004, (04) : 516 - 522
  • [7] 农田温室气体N2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初探
    白红英
    韩建刚
    张一平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 724 - 726
  • [8] 中国农田N2O排放的分析估算与减缓对策
    邢光熹
    颜晓元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 1 - 6
  • [9]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徐华
    邢光喜
    蔡祖聪
    鹤田治雄
    [J]. 土壤学报, 2000, (04) : 499 - 505
  • [10] 土壤氧化亚氮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齐玉春
    董云社
    [J]. 地理学报, 1999, (06) : 534 -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