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被引:35
作者:
于亚军
[1
]
朱波
[1
]
王小国
[1
]
项虹艳
[1
]
郑循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N2O排放;
水稻-油菜轮作;
成都平原;
影响因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5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6月—2006年6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了该系统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水热状况、氮肥施用、作物参与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8.3±2.8)kg·hm-2·a-1,水稻季、油菜季和休闲期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65%和5%.水稻季N2O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排灌交替期最大,持续淹水期和排水晒田期相当;氮肥施用是N2O排放高峰出现的主要驱动力;土壤表层含水量偏低是旱季出现土壤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施用氮肥和作物参与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N2O排放,土壤水分是影响N2O排放的关键因子,避免水稻季土壤频繁干湿交替或控制旱季土壤水分(表层土壤含水孔隙率介于50%70%)可有效抑制N2O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277 / 128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