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劳动的分配决定效应及模型

被引:21
作者
张炳申
李华民
罗明忠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2]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智力劳动力价值; 智力投资; 价值创造乘数; 风险系数; 微观静态分配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随着知识的积累与科技的进步 ,智力密集型劳动已经替代体力密集型劳动成为价值的最主要源泉。智力劳动的特征使得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含量与智力投资呈正相关 ,进而与其所形成的智力劳动力价值呈正向相关。因此 ,提高智力劳动力价值在分配决定机制中的权重 ,相对于现行以工龄为主体的工资决定体制而言 ,更能体现按“能”付酬原则 ,更能体现生产力的进步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以简单劳动力价值确定最低工资水平 ,然后依据每一阶次的智力劳动力价值差别确定工资水平差别 ,更能推动智力投资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智力劳动力价值为基础的工资分配制度 ,可界定为一个基于贴现理论的微观静态分配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94 +94-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教育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初探——以浙江省为例 [J].
徐伟红 ;
方芬 .
浙江学刊, 2001, (04) :176-180
[2]   论科技创新劳动 [J].
刘诗白 .
经济学家, 2001, (03) :4-14
[3]   “新经济”价值论初探 [J].
李罗力 .
经济研究, 2001, (01) :76-80
[4]   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 [J].
张帆 .
经济研究, 2000, (08) :65-71
[5]   论商品价值的潜在源和现实源及知识积累的乘数效应 [J].
鲁从明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998, (04) :55-63
[6]  
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 洪智敏.经济研究. 1998(06)
[7]   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工资体制 [J].
邬剑军 ;
潘春燕 .
经济研究, 1998, (01) :54-60
[8]   也谈工资市场运行与按劳分配 [J].
李华民 .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7, (04) :91-97
[9]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 [J].
方竹兰 .
经济研究, 1997, (06) :36-40
[10]   试论广东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变动及其调整 [J].
张炳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0, (03)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