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存在差异 一项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城市比较分析

被引:20
作者
黄荣贵
桂勇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组织联盟; 治理结构; 政治机会(威胁); 抗争;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3.05.006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结合社会运动联盟理论和城市治理理论,比较了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形态,提出一个基于治理结构与政治机会(威胁)的比较分析框架来理解两个城市业主组织联盟形态的差异。研究发现,与广州相比,上海的物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治理组织架构也更加健全,体制内支持者相对缺乏,从而降低了社会冲突发生以及冲突激化为社会性公共议题的可能性。考虑到都市抗争的反应性特征以及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所具有的社会控制和利益表达双重功能,都市抗争研究应该具体分析行动限制的制度根源、国家在预防社会抗争出现以及在抗争过程中的多重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17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33]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98-134+244
[34]   月亮湾的业主维权新模式 [J].
唐娟 .
现代物业, 2006, (03) :5-7
[36]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38]   不完全契约形态:转型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以上海康健地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为例 [J].
汤艳文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68-78
[39]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55
[40]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J].
夏建中 .
文史哲, 2003, (03)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