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标准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阔
许吟隆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技术; 识别标准; 影响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识别标准是编制适应气候变化清单的基础,是适应气候变化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人类所面对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内涵;结合适应技术定义,确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核心识别标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针对性,其关键在于将技术的适应方面与常规方面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对比分析适应技术与减缓技术,明确有效区分技术的减缓效果与适应效果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的重要标准。依托识别标准,不但可以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已有的适应技术进行识别筛选,也可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提供指导,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巴厘行动计划》以来适应气候变化谈判进展及未来需求分析
    李玉娥
    马欣
    何霄嘉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2) : 135 - 141
  • [2]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秦大河
    Thomas Stocker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1) : 1 - 6
  • [3] 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机制与理论研究框架初探
    潘志华
    郑大玮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06) : 12 - 17
  • [4] 边缘适应:一个适应气候变化新概念的提出
    许吟隆
    郑大玮
    李阔
    高新全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5) : 376 - 378
  • [5]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陈兆波
    董文
    霍治国
    张正斌
    陈霞
    李茂松
    杨晓光
    陈银基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15) : 3097 - 3104
  • [6]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
    李克南
    杨晓光
    慕臣英
    徐华军
    陈阜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8) : 1583 - 1594
  • [7] 适应气候变化:缘由与思考
    白屯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29 (03) : 74 - 78
  • [8] 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
    韩荣青
    潘韬
    刘玉洁
    张九天
    王文涛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1) : 1537 - 1545
  • [9] 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行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崔永伟
    杜聪慧
    侯麟科
    [J]. 世界农业, 2012, (11) : 25 - 29
  • [10]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大田实验研究
    房世波
    谭凯炎
    任三学
    张新时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7) : 1069 -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