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损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李娌
王学美
富宏
刘庚信
杨金霞
朱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辨证分型; 神经心理学; 记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了解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特点,探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与记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于2001-12/2006-04在北京市8个社区、10个国家机关的家属宿舍区近1100名50~80岁的老年人中筛查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轻度认知障碍组,男31例,女49例。选择同期上述家属区,记忆、认知检查等均正常的健康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均自愿配合检查和量表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提出的老年期痴呆中医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确定各证型。②中医症状积分方法:重度(6分)为症状由患者主动说出或显著、持续;中度(4分)为症状时轻时重;轻度(2分)为症状轻微或偶尔出现。③应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主编的临床记忆量表(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想回忆五大内容)。检查的原始分换算成等值量表分及记忆商。结果:8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轻度认知障碍组患者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评分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14±3.86),(18.35±6.58)分;(14.63±5.46),(19.95±4.50)分;(15.96±5.08),(21.90±4.48)分;(18.73±6.21),(25.15±4.25)分;(15.59±5.05),(24.75±6.16)分;(83.00±9.19),(107.40±6.68),t=6.389,4.030,4.777,4.373,6.935,11.140,P<0.01]。②轻度认知障碍组患者出现肾虚髓减型居多,为71例(89%),出现心肝阴虚型57例(71%)。虚实夹杂型患者中医辨证积分明显高于虚证型患者[(28.37±6.04),(24.52±6.48)分,t=-2.737,P<0.01]。但虚实夹杂型患者临床记忆等值量表评分及记忆商与虚证型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中医辨证积分与记忆商呈中度负相关(r=-0.448,P<0.01)。结论: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与记忆损伤有一定相关性,记忆损伤可以为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826 / 78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开展轻度认知障碍中医病因学研究的设想 [J].
老膺荣 ;
杨志敏 ;
汤湘江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3) :77-79
[2]   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 [J].
邱幸凡 ;
袁德培 ;
王平 ;
张六通 ;
胡永年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2) :11-13
[3]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J].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02) :171-173
[4]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医证型与记忆损伤及CT变化的相关性 [J].
宋萍 ;
王学美 ;
富宏 ;
刘庚信 ;
王荫华 ;
王仁贵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03) :9-11
[5]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J].
张兰青 ;
谭守文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 (06) :477-479
[6]   中医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思路和方法 [J].
周永红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06) :542-543
[7]   从神经心理学和影像学探讨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J].
王学美 ;
富宏 ;
宋萍 ;
王仁贵 ;
刘庚信 ;
王荫华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 (04) :299-301
[8]   受教育水平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 [J].
张映琦 ;
周华东 ;
李敬诚 ;
高长越 ;
何洪波 ;
邓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5) :649-650
[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郑筱萸主编, 2002
[10]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 opportunity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progression to Alzheimer’s disease[J] . Allan Levey,James Lah,Felicia Goldstein,Kyle Steenland,Donald Bliwise.Clinical Therapeutics . 2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