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

被引:59
作者
王罕博 [1 ]
龚道枝 [1 ,2 ]
梅旭荣 [1 ]
郝卫平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蒸散; 土壤; 水分; 春玉米; 覆膜; 涡度相关;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微型蒸渗仪与涡度相关系统,连续监测覆膜和露地春玉米田土壤水分、蒸发和农田蒸散,分析春玉米田蒸散与土壤蒸发变化规律,探讨了覆膜玉米高产节水增效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覆膜的表层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分别提高4.9%和19.5%。覆膜、露地处理玉米出苗率分别为99.0%和80.0%,其差异为显著水平,覆膜提早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平均为7d,全生育期缩短11d。生育前期、中期,覆膜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地上、地下干物质均显著高于露地的,播种一个月后差异最大,分别高110.2%、13.5%、42.9%和12.7%。玉米拔节期前(6月前)和8月后至玉米成熟,覆膜的农田蒸散量分别比露地的低6.8%和0.4%,但6-8月覆膜的比露地的高5.1%。全生育期覆膜的农田蒸散量为376.2mm,降低了6.0%,且土壤蒸发降低了57.7%。最终单株平均果穗质量、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是,由于覆膜显著提高了出苗率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增幅分别为23.7%和15.3%。同时,覆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2.6%,达到31.3kg/(hm2·mm)。可见,覆膜能显著降低土壤蒸发和农田总蒸散量;保水增温促出苗,提前玉米各生育期;生育中期日蒸散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较高;最终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以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J].
李文彪 ;
郜翻身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04) :15-16
[22]   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对策——发展有限灌溉农业是必然选择 [J].
山仑 .
中国科学基金, 1999, (0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