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5
作者
张树宝
刘雨成
黄连庆
孙西军
周莹
何银
机构
[1]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时间-密度曲线; 脑肿瘤; 鉴别诊断;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1.07.003
中图分类号
R739.41 [颅内肿瘤及脑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46例脑瘤患者进行固定层面、时间、速度、剂量增强扫描 ,然后用CT功能软件时间 密度曲线进行后处理并分析。结果  15例脑膜瘤平均峰值10 9HU ,增强高度 5 9.8HU ,峰时 97s ,曲线以速升 亚速降 缓降型为主 (60 % ) ;19例胶质瘤平均峰值 70 .1HU ,增强高度 2 5 .4HU ,峰时2 2 3s ,曲线以亚速升 缓升型为主 (5 2 .6% ) ;转移瘤平均峰值 74.5HU ,增强高度 3 3 .5HU ,峰时 95 .8s ,曲线以速升 缓降型为主 (67% )。结论 平均峰值与增强高度脑膜瘤与胶质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 ,到达峰值时间 ,胶质瘤与脑膜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各种肿瘤的时间 密度曲线表现不一 ,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92 / 4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脑肿瘤的对比剂增强 [J].
张云亭 ;
张敬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0, (04) :263-268
[2]   动态增强MRI鉴别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价值 [J].
王小宜 ;
陈常青 ;
王润文 ;
彭仁罗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 (02) :15-17
[3]   进一步拓宽MR、CT脑血流灌注成像及脑血流测量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J].
高培毅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07) :4-5
[4]  
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沈天真等 主编, 1992
[5]  
Dynamic MRI of meningiomas and schwannomas: 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ossible?[J] . I. Ikushima,Y. Korogi,J. Kuratsu,T. Hirai,S. Hamatake,M. Takahashi,Y. Ushio.Neuroradiology . 1997 (9)
[6]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PERMEABILITY USING X-RAY CT AND IODINATED CONTRAST-MEDIUM [J].
TERADA, T ;
NAMBU, K ;
HYOTANI, G ;
MIYAMOTO, K ;
TSUURA, M ;
NAKAMURA, Y ;
NISHIGUCHI, T ;
ITAKURA, T ;
HAYASHI, S ;
KOMAI, N .
NEURORADIOLOGY, 1992, 34 (04) :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