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被引:6
作者
朱祖福
韩伯军
杜春艳
王庆广
机构
[1]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影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1 [主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主动脉夹层并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40岁中老年人13例(92.9%),均为急性起病,有高血压病史9例,发病时血压升高9例、降低3例、测不到2例;临床表现:剧烈胸痛5例,胸背痛4例,腹痛、腰痛伴呕吐2例,休克2例;神经系统表现:眩晕5例,意识障碍4例,偏瘫2例,言语不清1例,截瘫2例,感觉减退3例(1例偏身,2例胸4、胸6平面以下)。14例胸腹部CT+CTA均显示主动脉真假腔,并清晰见内膜裂口位置(Debakeys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5例)及附壁血栓,其中8例胸腹部MRI可见明显的真假腔,真腔呈流空信号,假腔T1及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主动脉夹层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和脊髓缺血性损害的症状及体征。CT和MRI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及血管内膜破裂口。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心脏病学.[M].(美)[E.布朗威]EugeneBraunwald主编;陈灏珠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及对血压处理的研究进展 [J].
谭燕 ;
刘鸣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4) :313-314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神经系统表现 [J].
楼小琳 ;
张茁 ;
张菁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0, (01) :26-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