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被引:10
作者
侯惠勤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历史观;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 意识形态; 方法论意义;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学界; 古史分期; 学术进步; 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61 [历史研究法];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历史学界无论是在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上,还是在方法更新、资料发现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思。深入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新时期史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使我们获得宝贵的教益,并成为我们沿着科学道路推动学术进步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组笔谈,作为对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190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2] 图绘意识形态.[M].[斯洛文]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ek);()泰奥德·阿多尔诺等原著;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3] 自由主义的终结.[M].(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著;郝名玮;张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4]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 [5]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马克斯·韦伯 著.华夏出版社.1999,
  •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 [7] 关于农村调查.[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78,
  • [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 [9]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
    侯惠勤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 54 - 6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