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幼树干形生长模式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程希平
王妍方
杨晓军
胡晓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
关键词
马尾松; 相对光照强度; 干形生长; 幼树;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
S791.248 [马尾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干形生长模式的研究对于把握树木的生态特性、估算树木生物量、构建树木形态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每木调查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幼树的树高生长、地径生长、侧枝长度与相对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光照环境较好且初始树高较高时树高生长较快,而当处于较弱的光照强度环境,马尾松幼树相对于地径生长会优先促使树高生长,从而其干形变得更细长,依靠光照强度树木生长与干形的变化较大,且在相对光照强度达40%以上时存活率较高。因此,可推测马尾松幼树具有典型的先锋树种的特性,且光照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干形生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杉木优树生长性状和材质性状的研究 [J].
韦如萍 ;
胡德活 ;
郑会全 ;
王润辉 ;
晏姝 ;
朱火生 ;
朱光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2) :28-33
[2]   基于空间自相关构建树木生长模型 [J].
程希平 ;
水崎大二郎 ;
王四海 ;
吴利华 ;
马月伟 ;
巩合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 (05) :113-119
[3]   闽楠人工林生长与干形形质分析 [J].
王生华 .
福建林业科技, 2012, 39 (01) :58-62
[4]  
Height growth, diameter-height relationships and branching architecture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early regeneration stages in Anhui Province, eastern China: 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and regeneration mode[J]. Kiyoshi UMEKI,Tsuyoshi HONJ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11(01)
[5]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 [J].
张秀娟 ;
韩海荣 ;
王军邦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2) :12-14
[6]   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和改造对策研究 [J].
洪利兴 ;
王泳 ;
杜国坚 ;
刘本同 .
浙江林业科技, 2000, (02) :1-9
[7]   马尾松幼树正常与被压生长状况的调查报告 [J].
吴振中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60, (00) :89-92
[8]  
Basal area growth and mortality of Betula maximowicziana affected by crown dieback in a secondary forest in Hokkaido, northern Japan[J] . Yasuyuki Ohno,Kiyoshi Umeki,Ichiro Watanabe,Mika Takiya,Kazuhiko Terazawa,Michiyasu Yasaka,Sawako Matsuki.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 2009 (1)
[9]   Model selection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J].
Johnson, JB ;
Omland, KS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4, 19 (02) :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