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网络舆情与治理的结构转型

被引:2
作者
孙卫华 [1 ,2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中共十八大; 网络舆情; 公共表达; 政治参与; 大众政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网络空间内的舆论表达与政治参与经历了较大的结构转型,即逐渐由无序的大众政治模式向体制内精英主导的规范参与模式转型。这种转型,既与新媒体技术平台之间的转换相关,又与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执政者社会治理思路和手段的转型相关。十八大以来,执政者"引导"与"惩罚"并举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平衡了网络空间内极端化的情绪与意见表达,有利于促成网络空间内良性政治生态的建构。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扬治理之善,避治理之弊,当成为执政者未来考虑和建设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浪大V传播行为的变化与思考——以突发公共事件为例 [J].
靖鸣 ;
王勇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38 (05) :69-75
[2]   “政治参与”概念辨析 [J].
陈振明 ;
李东云 .
东南学术, 2008, (04) :104-110
[3]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 [J].
茅亚萍 .
当代传播, 2003, (06) :59-61
[4]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彭兰著, 2005
[5]  
公共舆论 .2[美]约翰.R.扎勒,陈心想,方建锋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3
[6]  
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 .2[美]塞缪尔P亨顿,琼纳尔逊. 华夏出版社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