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动态过程理论框架的建构

被引:24
作者
曾国权
机构
[1]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关系”; 实体主义; 关系社会学; 结构化理论;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4.006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既有的多立场的"关系"理论存在着一种去关系化的实体主义思维倾向,因而未能看到"关系"的关系性,从而无法有效地理解"关系"的动态过程,即关系情境和行动者不断反复进行的互动过程,因此这种理论无助于人们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关系"和"关系"现象。本文认为,分析"关系"和"关系"现象问题还应当结合关系社会学和结构化理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有关"关系"动态过程的理论架构,最后本文强调对研究方法学予以综合运用是把握这一主题的可行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J].
翟学伟 .
社会, 2009, 29 (01) :109-121+226
[2]   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的香港标准化研究——兼顾文化共通性与特殊性的人格测量 [J].
张妙清 ;
范为桥 ;
张树辉 ;
梁觉 .
心理学报 , 2008, (07) :839-852
[3]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J].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148-159+207
[4]   人际关系资本与关系资本借贷 [J].
耿敬 ;
李琰珺 .
社会, 2007, (03) :44-69+207
[5]   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 [J].
翟学伟 .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03) :118-130
[6]   实体主义还原论思维批判——经济与伦理关系研究的切入点 [J].
孙迎联 ;
杜贵阳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 (05) :25-30
[7]   华人人际关系的概念化——针对中国香港地区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J].
刘嘉庆 ;
区永东 ;
吕晓薇 ;
蒋毅 .
心理学报, 2005, (01) :122-135
[8]   什么是“中国人”的个性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2》的分组差异(英文) [J].
张妙清 ;
张树辉 ;
张建新 .
心理学报, 2004, (04) :491-499
[9]   乡土社会人际交往的规则惯习——对N地“年夜酒”的研究 [J].
张文江 .
社会, 2002, (09) :33-35
[10]   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 [J].
黄玉琴 .
社会学研究, 2002, (04) :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