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蒸汽相变机理脱除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实验研究

被引:51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张霞
孙露娟
张宇
沈湘林
机构
[1]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2]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燃煤; 多相凝结; 脱除;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35.006
中图分类号
X701.2 [消烟除尘];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然后用湿式洗涤塔脱除长大后的含尘液滴,对燃煤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在过饱和蒸汽中凝结长大及湿式洗涤塔对凝结长大颗粒的脱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蒸汽添加量、颗粒粒径及洗涤塔操作条件的影响。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实时测量凝结洗涤脱除前后的颗粒数量浓度和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添加量的增加,能够迅速提高小粒径颗粒的脱除效率,蒸汽添加量为0.17kg/m3时,对平均粒径为0.3μm的颗粒的脱除效率超过80%;随着颗粒粒径增大,脱除效率提高;此外,洗涤塔液气比的增加,有利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脱除。研究表明蒸汽相变是脱除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预调节措施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燃烧源PM2.5微粒润湿性能 [J].
颜金培 ;
杨林军 ;
沈湘林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760-764
[2]   燃煤过程中氧含量对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俞云 ;
高翔鹏 ;
曹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5) :46-50
[3]   外加声场对增加PM碰撞几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凡凤仙 ;
袁竹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1) :12-16
[4]   蒸汽相变促进燃烧源PM2.5凝并长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杨林军 ;
颜金培 ;
沈湘林 .
现代化工, 2005, (11) :27-29+31
[5]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究 [J].
岳勇 ;
陈雷 ;
姚强 ;
李水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8) :74-79
[6]   用多重蒙特卡罗算法研究超细微颗粒物同时发生的凝并和破碎 [J].
赵海波 ;
郑楚光 ;
徐明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6) :96-101
[7]   声波对悬浮PM2.5作用的数值研究 [J].
袁竹林 ;
李伟力 ;
魏星 ;
凡凤仙 ;
沈湘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8) :121-125
[8]  
环保设备设计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周兴求主编, 2004
[9]  
气溶胶力学[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张国权编著, 1987
[10]   A novel process to separate submicron particles from gases -: a cascade of packed columns [J].
Heidenreich, S ;
Vogt, U ;
Büttner, H ;
Ebert, F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0, 55 (15) :2895-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