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渠道及效应研究

被引:4
作者
顾宁
康海俐
机构
[1]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金融市场; 利率; 信贷传导渠道; 广义货币供应量;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6.05.004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规金融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格局,有助于资产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本文在估算1987—2013年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渠道及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能力和效果不同,其中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能力较弱;信贷传导渠道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且给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带来的共生效应要强于替代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建立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作互补联结机制,引导非正规金融市场透明化和规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整体的视角 [J].
孙玉奎 ;
冯乾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1) :65-74
[2]   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形成机理分析 [J].
丁志国 ;
覃朝晖 ;
苏治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8) :88-94
[3]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1990~2010 [J].
易远宏 .
统计与决策, 2013, (11) :126-129
[4]   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胡宗义 ;
李鹏 .
当代经济科学, 2013, 35 (02) :71-78+126
[5]   我国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褚鹏 .
对外经贸, 2012, (06) :78-80
[6]   中西部民间金融研究:武汉特点与规模测算 [J].
彭芳春 .
统计与决策, 2010, (10) :107-109
[7]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J].
彭艺 .
农业经济, 2010, (05) :53-54
[8]   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 [J].
李建军 .
金融研究, 2010, (04) :40-49
[9]   我国农村地下金融的资金规模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秀敏 ;
张见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5) :29-32
[10]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 [J].
金烨 ;
李宏彬 .
金融研究, 2009, (04) :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