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式应对思想与生命意义追寻肯定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彭霞
王鑫强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 儒家式应对; 生命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儒家式应对思想与生命意义的追寻肯定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LAP)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和儒家应对问卷,整群随机抽取3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挫折评价作用、挫折内在乐观性和人的责任性均与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12,r=0.630,r=0.374,P<0.01),"命"认识因子仅与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113,r=-0.141,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挫折评价作用、挫折内在乐观性和人的责任性是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儒家式应对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水平。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气质性乐观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J].
侯爱和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9)
[2]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J].
罗鸣春 ;
黄希庭 ;
苏丹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09) :1481-1488
[3]   本科护生儒家式应对思想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相关分析 [J].
臧爽 ;
赵梅珍 .
护理研究, 2010, 24 (02) :112-113
[4]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J].
景怀斌 .
心理学报 , 2007, (02) :371-380
[5]   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
景怀斌 .
心理学报, 2006, (01) :126-134
[6]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J].
景怀斌 .
心理学报, 2002, (03) :327-332
[7]   The role of meaning in life and optimism in promoting well-being [J].
Ho, Man Yee ;
Cheung, Fanny M. ;
Cheung, Shu Fai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48 (05) :658-663
[8]  
When i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related to life satisfaction?. Park N,Park M,Peterson C. Appl Psychol Health Well-being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