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山西中小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3
作者
靳玉科 [1 ]
范瑾 [2 ,3 ]
赵虎明 [1 ]
宋美琴 [2 ,3 ]
张玲 [2 ,3 ]
董春丽 [2 ,3 ]
机构
[1] 山西省地震局代县中心地震台
[2] 山西省地震局
[3] 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中小地震; 震中; 震源深度; 双差地震定位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且更加集中。定位后的平均震源深度为9.35 km,其中又以地面下2 km14 km为发震优势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35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Source proces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Spanish deep-focus earthquake of March 29, 1954. Chung,W.Y.,Kanamori,H. Phys. Earth Planet. Interi . 1976
[2]  
Source process for a large earthquak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the western Brazil earthquake of 1963. Fukao Y. Phys Earth Planet Interi . 1972
[3]  
herdbestimming bei Erdbeben aus den Ankunftszeiten. Gieger L. K. Ges. Wiss. Gott . 1910
[4]   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确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J].
吕坚 ;
倪四道 ;
沈小七 ;
高建华 ;
曾新福 .
中国地震, 2007, (02) :166-174
[5]   山西五台山地区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研究 [J].
赵金仁 ;
张先康 ;
张成科 ;
张建狮 ;
刘宝峰 ;
潘素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23-129
[6]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北天山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J].
李志海 ;
赵翠萍 ;
王海涛 ;
和锐 .
内陆地震, 2004, (02) :146-153
[7]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J]. 杨智娴,陈运泰,郑月军,于湘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8]   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和发震构造 [J].
杨智娴 ;
陈运泰 ;
张宏志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4) :366-377
[9]   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 [J].
杨智娴 ;
陈运泰 ;
张宏志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9, (06) :6-9
[10]   山西中南部壳幔结构的研究 [J].
祝治平 ;
张建狮 ;
张成科 ;
赵金仁 ;
刘明清 ;
唐周琼 ;
盖玉杰 ;
任青芳 ;
聂文英 ;
杨清 .
地震学报, 1999, (01) :43-46+48-50